夫铭志之著于世,义近于史,而亦有与史异者
曾巩资料
曾巩(1019年9月30日-1083年4月30日),字子固,汉族,建昌军南丰(今江西省南丰县)人,后居临川,北宋散文家、史学家、政治家。曾巩出身儒学世家,祖父曾致尧、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。曾巩天资聪慧,记忆力超群,幼..... 查看详情>>
曾巩代表作品:《冬夜即事·印奁封罢阁铃闲》 《高松·高松高干云》 《凝香斋·每觉西斋景最幽》 《送蔡元振序》 《正月六日雪霁》 《西楼·海浪如云去却回》 《西湖·湖面平随苇岸长》 《醒心亭记》 《上元·金鞍驰骋属儿曹》 《学舍记》
夫铭志之著于世,义近于史,而亦有与史异者的意思
第一段,文章内容结构上的“起”,叙写信之由。“去秋人还”,“人还”犹如说“墓志铭收到了”,交代之意,“蒙赐书”及撰“铭”,点明写信之由,“反复观诵”,侧面写出欧文之精采,及作者爱不释手的情景,“感与惭井”,写作者对欧阳修的感激与敬佩口惭,弓l申...
注解 去秋:当指庆历六年。 先大父:去世的祖父。曾巩祖父曾致尧,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。人仕后,坚守刚直,敢于言事,屡遭贬斥,历知州府,终户部郎中,真宗大中祥符五年(1012年)卒于官,享年六十六岁。 墓碑铭:指欧阳修所作《尚书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曾公神道碑铭》。文中说:“庆历六年夏,其孙巩巩其父命以来请曰:‘愿有述。’遂...
夫铭志之著于世,义近于史,而亦有与史异者的相关诗句
- 去秋人还,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。反复观诵,感与惭并 - - 曾巩 - -《寄欧阳舍人书》
-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,庶人安得共之 - - 苏辙 - -《黄州快哉亭记》
- 昔楚襄王从宋玉、景差于兰台之宫,有风飒然至者,王披襟当之 - - 苏辙 - -《黄州快哉亭记》
- 至于长洲之滨,故城之墟。曹孟德、孙仲谋之所睥睨,周瑜、陆逊之所骋骛 - - 苏辙 - -《黄州快哉亭记》
- 夫铭志之著于世,义近于史,而亦有与史异者 - - 曾巩 - -《寄欧阳舍人书》
- 盖史之于善恶,无所不书,而铭者,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,惧后世之不知,则必铭而见之 - - 曾巩 - -《寄欧阳舍人书》
- 或纳于庙,或存于墓,一也。苟其人之恶,则于铭乎何有?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- - 曾巩 - -《寄欧阳舍人书》
- 其辞之作,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,生者得致其严 - - 曾巩 - -《寄欧阳舍人书》
- 而善人喜于见传,则勇于自立;恶人无有所纪,则以愧而惧 - - 曾巩 - -《寄欧阳舍人书》
- 至于通材达识,义烈节士,嘉言善状,皆见于篇,则足为后法。警劝之道,非近乎史,其将安近 - - 曾巩 - -《寄欧阳舍人书》